全本小说 > 女生小说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430章 布局汉中谋大势,假钱乱益动其根

第430章 布局汉中谋大势,假钱乱益动其根(1 / 2)

针对于赏赐、晋升的探讨和调整明确后,曹昂以征东将军之名,向许都方面呈递了不少奏疏,当然这是仅限于晋升方面的,至于赏赐方面,直接以征东将军府之名对外颁布,以叫麾下立功群体的心定下来。

特别是底层将士,他们浴血奋战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向上晋升,能够获得对应赏赐吗?

这方面要是拖拖沓沓的,是容易伤到底层将士的心的,那今后再有征战,谁还会拿命去拼杀啊?

也是在这过程中,不少文武开始调动了,等到许都方面的正式任命下来,这一系列安排就算彻底落实了。

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好处就在于此,牵扯到己部的调整与变动,始终是处在大义之下的,是不受任何争议与抨击的。

也是这样,时间来到了三月中。

先前呈递到许都的奏疏,也都分批派发下来了,而在建安六年三月十日这一天,对征东将军府,对曹氏都是不一样的。

因为丞相之印出现了!!!

看到这的曹昂内心是很激动,也很高兴的,这意味着其父在许组建的丞相府,开始正式运转起来了。

这政治寓意太不一般了。

继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掌握住大义后,于汉室中枢层面,曹操实现了大权独揽,这对于麾下的整合与凝聚是不一样的。

今后在中枢层面,针对于一些决策与想法,即便是有反对与质疑声,曹操也能通过丞相府推行下去。

别的地方怎样,曹昂或许还不清楚,但在襄阳的征东将军府,荆州牧府的改变,还有在襄阳的诸族,曹昂是很清楚的。

知晓此事的群体,有震惊的,有兴奋的,有高兴的,有……总而言之一句话,分化已在悄无声息间形成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态势会在曹氏所辖之地上演,要么就彻底投效到曹氏门下,打上曹氏的烙印,要么就站到汉臣这一边,看似两者是不冲突的,可实际上并非是这样,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二重君主制。

四世三公的袁氏为何了得?

那不就是门下有无数门生故吏吗?

现在呢。

曹氏也要走这条路了,此前虽说也在走吧,但是这凝聚的势头不强,可现在不一样了,曹操当了丞相,而曹昂呢,则在地方担任征东将军,还节制着四州军政,曹氏早就今非昔比了。

政治站队是极重要的,一旦决定了就不能反悔,否则会被人所不耻的。

其实军队层面还好,曹氏拥有的军队,根基是曹操打下的,提拔与重用的那些,都是曹操分批招揽与收服的,如今曹操做了丞相,这些统兵将校就更明确了,反倒是文官这边就需要明确表态了,这个表态如何体现,那就看他们是否愿奉丞相府之命了,特别是牵扯到一些提拔与调动,如果连这个态度都没有,那如何能重用你呢?

所以做了丞相的曹操很忙,一方面要在许接受很多人的表态,一方面要进行各种试探与博弈,一方面要应对在河北的袁绍,毕竟跟原有时间线上相比,曹操提前了七年成为丞相,而存有差异的,是三公尚没有被废除掉,不过在曹昂看来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大将军的袁绍得知此事,肯定会跟曹氏再度爆发战事的。

而领了丞相之职的曹操,如果能在这一战中大获全胜的话,那曹操的地位与声威就彻底巩固下来了,这也叫很多人看清楚事实!!

这才是最关键的。

也恰恰是这样,使得曹昂在振奋与高兴之余,抓紧对征东将军府所辖诸事推动,以确保在后续爆发的大战下,能够在后勤方面帮曹操减轻压力。

其实在过去啊,针对于所辖四州该怎样治理,曹昂都已经明确了,只不过现在多了实控的徐州,就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与安排。

比如水利方面,要将在江北的扬州二郡跟徐州治下紧密联系起来,此外曹昂还想促成另一件事,即邗沟的清淤与增扩,尽管曹昂知道在当下啊,想将大运河挖出来,这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但是基础性的运河段,曹昂觉得有必要提前搞出来,等到今后终结了乱世,举全国之力,以三十年,四十年,甚至更久的长周期,来将大运河给它挖出来。

大运河对南北联系是有积极作用的,再一个江东想要开发出来,就离不开北方源源不断的输送,在曹昂看来仅通过海运这并不保险,增加一个内陆运河输送,对于曹氏才是最为稳妥的。

大运河是关乎国运的事,所以曹昂会安排一批人来具体负责,像诸葛亮,像徐庶,这都是能参与其中的。

有他们的加入,曹昂就能确保这项惠政到最后啊,不可能是弊大于利的。

再一个有此想法,曹昂是知后续的小冰河时期,会不断地在地方出现灾害,大运河,恰好是安置灾民的一个去处。

连接南北的大运河一旦挖好,这对沿途地方的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这会让治下百姓跟着变富庶起来。

还有负责挖设大运河的群体,除了那些受灾群体外,还有后续征服的山越、诸蛮等族青壮,这些壮劳力直接杀了太可惜,但要安置在地方又不稳妥,既然是这样,倒不如将他们分批安置到各处,以军队来震慑与弹压,经过几年的劳作,甚至更久一些,其中表现好的那就能成为这片土地的一份子。

书同文车同轨,铸造了这片土地大一统的魂,而大运河的挖掘,则进一步将这魂给深入到这片土地之中!!

曹昂无论如何都要将大运河给挖出来的,哪怕他这一代看不到最终成效,但是他的下一代势必也要见到成效才行。

一项项事宜明确下来后,征东将军府上下高效运转起来,而在三月这个时节,春耕陆陆续续就开始了。

忙碌就成为了主旋律。

不过曹昂在忙于各项事宜时,还不忘对一些事情的谋划。

“在亲军校尉部筹设后,陆续向荆州、江东等地派遣与渗透暗桩,如此方成就今日征东将军府之势。”

内院,书房。

怀里抱着曹稷的曹昂,笑着对贾诩说道:“而今下呢,孙策所领江东诸郡,已身陷到内耗内斗之中,学生听闻孙策在江东行倒行逆施之举,使得江东诸族对富春孙氏,对孙策是愈发不满了?”

“是的公子。”

贾诩撩撩袍袖,微微低首道:“自此前一战结束后,孙策麾下蒙受不小损失,而孙策所面临的,不止是我军兵锋,还有山越之患,然在江东这边,孙策看似控制住不少地方,可实际上有不少是控制很弱的。”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一些地方的士族豪强,名下有大片土地,还藏匿不少人口,这对孙策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潜龙计划推行到今下,孙策与江东诸族的对立是愈发尖锐了,甚至是还爆发了一些冲突。”

“呵呵~”

曹昂笑了起来,这恰是他想要看到的,江东这个地方排外太严重了,关键是存在的那些士族豪强,把本就不多的好资源,有一多半都抢到他们手里了,这样的地方,想要彻底整饬出来,是需要耗费很多精力与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