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女生小说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433章 水磨石穿终有时,天下大势已归曹

第433章 水磨石穿终有时,天下大势已归曹(1 / 2)

在卧龙、凤雏两院基础上,筹建长沙、汝南、寿春、庐江、徐州诸院一事,经凤雏学院对外公布,如曹昂预想的一样,在所难免的引起不小轰动,先是襄阳城及襄阳郡,再是宛城及南阳郡,后是荆北诸郡……这其中有赞同的,有反对的,有观望的,有推波助澜的,总而言之诸院筹建的争议很大,可对于这些啊,曹昂根本就没有在意,更没有理会,因为曹昂太清楚里面的门道和玄机了。

从凤雏学院回来后,曹昂干了两件事,一个是以征东将军府之命,在卧龙、凤雏两院抽调一批名士大儒前去新院赴任,去与不去征东将军府不强迫,但关于他们的调令,曹昂却命人对外公布出来,这个公布是对所辖荆豫徐扬四州治下诸郡众县的,目的就是要让各地皆知晓此事。

一个是曹昂在府静养了,牵扯到征东将军府的一应军政要务,自有对应的人来负责,而无法决断的,再集中送到曹昂这里处置,也是这样,曹昂有了段难得的悠闲时光,以陪陪身边的家人还有子嗣。

过去这几年光景,曹昂始终是紧绷着的。

为了抢夺先机,为了获取优势,曹昂休息的时日很短,但这次趁着所谋大事,曹昂觉得该给自己放个小假了。

所处的位置,虽说跟先前没有区别,但所带来的影响力却增大不少,曹昂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曹氏的底蕴增强不少,另一方面与自己打的仗密不可分,但也恰是这样,曹昂需要注意的就更多了。

“跟公子预想的一样,征东将军府筹建诸院的消息,在传至许都一带后,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征东将军府,内宅所在。

一处小亭里。

贾诩撩撩袍袖,神情正色的看向曹昂,“特别是事关诸院考校之事,其中表现优异的学子,如果愿意接受征东将军府的征辟,即可得征东将军府举荐为官,这在许都遭到的质疑和抨击是极大的。”

“在这件事上,丞相府没有任何表态,甚至许都一带议论此事的,丞相府也没有人出面进行干涉。”

“老师觉得这件事,昂究竟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曹昂将一碗茶,递到贾诩跟前,露出笑意道:“毕竟对今下的曹氏而言,最不需要的就是这种局面了,毕竟在河北的袁绍,如今可是虎视眈眈的想跟我父再战呢。”

“诩觉得这件事,公子做的是对的。”

接过茶碗的贾诩,语气坚定道:“许都一带也好,整个荆北诸郡也罢,甚至包括其他地方,之所以对此事有质疑,有抨击,无一例外是想维护举孝廉、举茂才,毕竟这是他们的根本所在。”

“而诸院的筹建与招生,无疑是要打破这一局面,这等于说掌控在士族阀阅手里的一些东西,在今后可能要被切开了。”

“诩认为明公正是看出公子所谋,故而才在此事上没有表态,丞相府更是什么都没做,有争议这是好的,毕竟争议越大,关注此事的就越多。”

“试想一下,当那些豪强郡强、寒门庶族子弟,为了能够跻身仕途之中,不再单一的选择投效到谁的门下做门生,而是选择前去诸院进修,那就等于说他们坚定的追随了曹氏,而非是别的士族阀阅,短时间内或许不能看到成效,可时间长了呢?”

讲到这里时,贾诩端起茶碗呷了口茶。

对这新茶,贾诩是挺喜欢的。

这是曹昂命人炒制的,跟今下主流的煮茶,是有天壤之别的,贾诩喜欢这茶入口微苦,回味却甘的滋味。

这与他的经历何其相似。

“知昂者,我父也。”

“懂昂者,老师也。”

在贾诩的注视下,曹昂倚着凭几,露出笑意道:“以上诸院只是个开始,在今后,昂要一步步推动,最终实现有州学,有郡学,有县学,而上述诸学将归属于官学!!!”

果然是这样。

贾诩心里暗道,这与他接替桓阶所筹军屯学,就形成了一个完美闭环,年轻时求学的那段经历,其中的苦涩与辛酸,贾诩至今都是难以忘怀的。

“老师,牵扯到造纸、活字印刷、出版等方面,一定要多培养些人才才行。”在贾诩思绪万千之际,曹昂却收敛笑意,表情正色道。

“想要将某些规则给打破,前提是要有足够的底气才行,推动官学建设,发展军屯学的关键就在于书籍,在于纸张,这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是奢侈的,昂需要在一些年后,能将这些向下传递。”

“别的不说,在今后数载内,以卧龙、凤雏为首的六院,还有隐秘发展的军屯学,上述一应之物都必须足额供应才行,这件事关系到昂的重要谋划,也恰是这样,此事交给别人,昂是不放心的。”

“公子放心。”

在曹昂的注视下,贾诩作揖拜道:“诩会安排好一切的。”

曹昂知晓贾诩的脾性与风格,但在一些事情上,曹昂甚至不会对曹操袒露,但却会跟贾诩袒露。

原因很简单。

因为在曹昂看来,精通于明哲保身的贾诩,在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后,是绝不会选择背叛自己的。

他们俩已经捆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有些事情啊,曹昂需要贾诩来主抓负责。

甚至在曹昂的眼里,贾诩的底啊,还远没有被他给探出来,这样的一位大才,关键还足够心狠手辣,曹昂需要将其才能全部都用上才行。

别的不说。

等到曹氏实现问鼎后,牵扯到对草原诸族的征战,对周边诸族的征伐,有几个人,曹昂肯定是要叫他们参与其中的。

吕奉先,贾文和,程仲德,郭奉孝……

这几位要聚在一起,那能掀起何等的惊涛骇浪,说实话,曹昂都是无法预想的,但宁背一世之骂名,也要叫子孙后代享福祉,这买卖在曹昂看来是非常值的,再者言,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即便有些事真做了,曹昂知道自有人会辩的。

“公子,还有一件事。”

在曹昂思绪万千之际,贾诩的声音响起。

“何事?”

曹昂开口道。

“对那几位,诩觉得公子是时候见见了。”

贾诩此言一出,就叫曹昂想到了陈宫、关羽、沮授、荀谌等人,受到自己的影响,这些与曹氏为敌的文武,他们的命运轨迹,也悄然发生了巨变。

特别是陈宫、沮授、荀谌等人,本该是必死的结局,但现在他们都活的好好的,对这几位的才华,曹昂是知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