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报纸发行(2 / 2)

她的目光刚触及报纸,便瞬间被映入眼帘的内容所吸引——她的名号醒目地刊登在报纸之上。

周围还配以精美的纹饰,仿佛在彰显着这一消息的重要性。

初见之时,她的心中不禁泛起几分无奈的涟漪。

她生性低调内敛,向来不喜欢这般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身份,这种做法与她一贯的行事风格着实相悖。

然而,当她静下心来,细细回味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从最初来到这个陌生的异世朝代,到如今与众人携手共进,她的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感动的热潮。

这个朝代,宛如一位宽厚仁慈、包容万物的长者,给予了她无尽的善意与温暖。

从太上皇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充满智慧的引导,到如今圣上的信任与支持,再到朝中每一位大臣的尊重与配合。

乃至天下千千万万百姓那淳朴而真挚的情感,都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与接纳。

无论她提出的想法是多么超乎常人的想象,在外人看来是多么的荒诞不经、不切实际。

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她、支持她,给予她坚定不移的信任与毫无保留的鼓励。

这份情谊,犹如冬日里那缕最温暖、最明媚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她的心田。

驱散了所有的阴霾与寒冷,让她在这个原本陌生的时代,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与安心。

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时光恰似那指尖滑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如同一首悠扬的诗篇,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翻过了一页。

转瞬之间,一年的光阴已然悄然远逝。

在这白驹过隙般匆匆溜走的一年里,覃守正将全部的心血与精力,毫无保留地倾注于培养接班人这一至关重要的使命之上。

而这位被寄予厚望、即将挑起朝堂大梁之人,并非旁人。

正是当年覃芊落收留的那群贫苦书生中的一员——裴砚辞。

覃守正对待这份意义非凡的传承大业,可谓殚精竭虑,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他亲自陪伴在裴砚辞身边,如同一位兢兢业业的引路人,手把手地悉心教导。

整整耗费了一年的时光,未曾有过丝毫懈怠。

在这悠悠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覃守正宛如一位辛勤耕耘的园丁,精心浇灌着裴砚辞这颗蕴含无限希望的幼苗。

他将自己在官场摸爬滚打数十载所积累的宝贵经验。

从朝堂之上瞬息万变的权谋斡旋,到关乎民生的每一项细微事务的考量,皆事无巨细地倾囊相授。

把治国理政的深邃方略,从宏观层面上对国家未来的高瞻远瞩规划。

到微观领域里具体政策的精准执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裴砚辞。

还将为人处世的圆融智慧,从与同僚之间如何和谐共处、携手共进。

到面对复杂困境时怎样沉稳应对、化险为夷,一一悉心教导,唯恐有所遗漏。

在覃守正无微不至、春风化雨般的教导下,裴砚辞恰似一棵在肥沃土壤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的树苗。

每日都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丰富的养分,逐渐抽枝发芽,向着天空奋力伸展。

他在知识与智慧的滋养下,不断磨砺自己,提升能力,最终成长为一个足以独当一面、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合格丞相。

无论是处理纷繁复杂的政务,还是应对朝堂之上的各种风云变幻,裴砚辞都能展现出沉稳与睿智,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待到裴砚辞羽翼渐丰,已然能够熟练且出色地掌握丞相一职所需的各项才能与智慧,覃守正心中满溢着欣慰之情。

他回首自己为宁朝奉献的一生,从初入朝堂时的意气风发,到如今两鬓斑白,自觉已为国家鞠躬尽瘁,使命已然达成。

此时,他的内心深处萌生出一股强烈的告老还乡、安享晚年的渴望,如同倦鸟归巢,期盼着能在宁静的时光中度过余生。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覃守正怀着对朝堂深深的眷恋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毅然决然地向皇上递交了辞呈。

他的言辞恳切而真挚,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表达了自己对隐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朝堂新力量崛起的信心。

皇上深知覃守正为宁朝的江山社稷殚精竭虑,付出了毕生心血,一路伴随着国家历经风雨,从艰难初创走向繁荣昌盛。

如今见他去意已决,且朝堂之上已出现如裴砚辞这般才华出众、能力卓越,能够顺利接过丞相重担的贤才。

心中虽满是不舍,但也深深明白,应当尊重这位老臣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