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阿姨太飒了!(1 / 1)

这时,林纾注意到一位阿姨。她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工作服,那颜色已经淡得有些发灰,像是被岁月漂洗过无数次。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几缕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脸颊上。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缓缓滑落,但她的动作却丝毫不受影响,依旧干净利落。就在林纾拍摄的时候,一个易拉罐从旁边的废品堆里被抛掷出来,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速度极快,眼看就要掉落在地上,扬起一片灰尘。

说时迟那时快,阿姨像是早有预判,她的右手闪电般伸出,五指自然张开,稳稳地单手接住了飞来的易拉罐。那动作一气呵成,没有半点迟疑,仿佛她与这易拉罐之间有着某种无形的默契。林纾的镜头迅速捕捉到了这精彩的瞬间,阿姨那专注的神情、敏捷的身手,在镜头中被清晰地定格。她的眼睛紧紧盯着易拉罐,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从容,仿佛这一切都是她日常工作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幕。

林纾忍不住对着镜头感慨道:“家人们,你们看这位阿姨,这反应速度和身手,简直太厉害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都是在这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练出来的本事。”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瞬间被这一幕吸引住了,弹幕像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了出来。

“阿姨太牛了,这手速绝了!”

“这反应能力,不去参加奥运会太可惜了。”

“反复回放这个镜头,阿姨太飒了!”

随着观众们的不断要求,这个阿姨单手接住飞来易拉罐的镜头被反复回放。林纾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弹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又捕捉到了生活中那些平凡而又闪耀的瞬间,这些瞬间能让观众们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和劳动者的风采。

林纾看着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分拣、搬运废品,心中涌起一股想要帮忙的冲动。他心想,自己也该出一份力,不能只在一旁拍摄。于是,他主动走到堆放纸箱的地方,准备帮忙搬运。他搓了搓手,活动了一下肩膀,试图让自己的身体更适应接下来的体力活。

那些纸箱大小不一,层层叠叠地堆放在角落。林纾挑了一个看起来不算太大的纸箱,双手稳稳地抱住,刚要用力抬起,一股刺鼻的灰尘味猛地钻进他的鼻腔。那灰尘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瞬间钻进了他的每一个鼻腔缝隙。他的鼻子痒痒的,像是有无数只小虫子在里面爬动,难受极了。

“阿嚏!”一个响亮的喷嚏脱口而出,紧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喷嚏,打得他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他的身体随着喷嚏剧烈地抖动着,手中的纸箱差点没拿稳。他用手捂住鼻子,试图阻止这一阵又一阵的喷嚏,可根本无济于事。每一次吸气,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灰尘就像找到了突破口一般,不断刺激着他的鼻腔,让他喷嚏连连。他的眼睛被泪水模糊了,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周围工人们关切的身影。

工人们听到林纾的喷嚏声,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关切地看向他。一位大叔赶忙从旁边拿了一条湿毛巾,快步走到林纾身边,那脚步匆匆却又沉稳。他把湿毛巾递给他说:“小伙子,快擦擦,这灰尘大,呛着可不好受。”那声音里满是关心和心疼。

林纾接过湿毛巾,感激地看着大叔,声音因为打喷嚏还有些沙哑:“谢谢您,大叔,给您添麻烦了。”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深深地吸了几口带着湿气的空气。那凉凉的湿气瞬间缓解了鼻腔的不适,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干涸的土地,让他舒服了不少。他的呼吸也逐渐平稳下来,心跳不再像刚才那样剧烈地跳动。

这时,一位阿姨也走过来,笑着说:“小伙子,这回收站灰尘多,以后可得小心着点。我们在这儿待久了,都习惯啦。”林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鼻头还红通通的,像熟透的小番茄:“阿姨,我想着能帮点忙,没想到这灰尘这么厉害。”他的脸微微泛红,带着一丝愧疚,觉得自己的帮忙有些“帮倒忙”。

直播间里,观众们看到林纾被灰尘呛得打喷嚏,接过湿毛巾道谢时那红通通的鼻头,纷纷在弹幕里留言。

“主播太实诚了,一心想帮忙,看着好心疼。”

“工人们好暖心啊,这画面太有爱了。”

“这细节太真实了,生活里就是有这样互相帮助的温暖。”

林纾看着这些暖心的评论,心里也暖暖的。他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关心,也体会到了废品回收站里工人们的善良和热情。

忙碌了整整一天,林纾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双腿也像灌了铅一般沉重。但他的眼神里依然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精心收拾好拍摄设备,准备收工回家。他心里盘算着,回家后要好好泡个热水澡,舒缓这一身的疲惫,再细细回味今日拍摄到的那些动人瞬间。

当他慢悠悠地路过那所熟悉的小学时,恰逢孩子们放学的时刻。校门口瞬间沸腾起来,像是欢快的音符骤然汇聚成了一曲激昂的乐章。林纾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被这热闹的场景所吸引。他远远地将镜头对准校门口,打算捕捉这充满童真与温情的画面。

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如同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从校园里涌出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像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有的孩子手里紧紧攥着刚在学校画的画,那画虽然稚嫩,却色彩斑斓,仿佛藏着他们小小的梦想世界;有的孩子则兴奋地和小伙伴分享着课间的趣事,手舞足蹈,笑声清脆得如同银铃。

在学校门口,早已等候多时的家长们,眼神中满是期待和关切,如同灯塔一般,急切地搜寻着自家孩子的身影。一看到孩子蹦蹦跳跳地跑出来,他们便纷纷招手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