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情也很重要。”裴乐瑶严肃了几分说道。
“陛下,请讲。”李孤勇神色也肃穆起来。
“裁军!”裴乐瑶掷地有声的说道。
李孤勇听到裁军两字,露出惊讶的神色。
刚才陛下还说要对西藩开战,此时又要裁军,他一时不明白这话是何意。
“现在只有西南方向有战事。”裴乐瑶说道。
“南方,以及整个北方基本上都进入和平时期。”
“我们继续养这么多兵,用处不大。”
李孤勇说道,“那就让他们去屯田……”
这是大周之前的养兵制度。所谓屯田,其实就是把士兵分散在田地里,让他们平时做农夫,战时做士兵。
这样,既可以增加劳动力,战时又不缺兵员,还能减少军费开支。
短期来看,这是个好办法。可时间久了,军备必然废弛。
“我觉得还是各司其职比较好。”裴乐瑶说道。
“所以,我想设立常备军制度。”
“陛下的想法是什么?”李孤勇问道。
裴乐瑶将自己这段时间琢磨出来的兵马改革手册交给李孤勇。
“大致来说,我想建立三个军区。”
“北部军区,西部军区,还有南部军区。”
“北部军区控制燕州府,河北路,西部军区控制秦凤路,凤仙路,南部军区控制江南路等地区……”
“在此基础上设置常备军。”
“我的想法是,常备军的军费一部分由朝廷支付,一部分由地方支付。”
当然,在军事改革的册子里,裴乐瑶有很多更细致的想法。
她自己对于军事没有深入的研究,需要李孤勇给她审慎的考虑和建议。
“在这方面我也不是很擅长,还有赖将军为我出谋划策。”
“将军一定要坦诚相待,不要遮遮掩掩。”
“就像我曾经在将军的府邸,与将军一起推演洛州防卫的时候,那个样子,将军一定要倾囊相授。”
“陛下言重了。”李孤勇抱拳行礼。
“大周能有陛下这样的君主,是大周之幸,万民之幸。”
李孤勇神色凝重,他意识到,在军事上,陛下下的是一盘大棋。
改革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个时候陛下在军中的声威正盛,推行这项改革的阻力是最小的。
再过两年,陛下身居朝堂,远离兵马,那个时候她的威信早已降低,再要推行军事改革的阻力将会更大。
“微臣会仔细阅读陛下所写的军事改革手册,向陛下提出中肯又有效的建议。”
“陛下有志于改革,微臣一定竭尽所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裴乐瑶轻松的笑了笑,“将军,没有那么严重。”
李孤勇离开勤政殿,恨不得自己双腿装上陀螺。他飞奔到兵部,开始书写攻打西藩的作战流程。
写完这个流程,他还要仔细阅读陛下给他的军事改革手册,提出有效的建议。
接下来还要着手去执行。
他手头的事情可真是一点不比在秦凤路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