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她也就没将那位姑娘当成假想敌。
怎么也没想到,时隔多年后,自己靠着她的姨侄女进了后宫,比张文娴捷足先登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是呀,春暖,暖暖,是我二姨,好厉害好厉害。”
盼盼拍着手欢喜的叫道:“二姨很会制药。”
一大一小聊得很是欢畅。
张文娴看了瘪了瘪嘴,傻子才和一个小丫头说这么多。
也不对,说这么多,是显得她很厉害是吧?
正想着,就见一个宫女走了过来。
“张小姐是吧?”
“正是,姑姑,是皇后娘娘要召见我了吗?”
张文娴激动了。
“皇后娘娘有事儿要办,今日不得空见张小姐,还请张小姐回吧。”
啥?
还没见着人,就让她走人了。
“有劳姑姑了,臣女这就告退。”走了两步还是觉得不甘心,指着姜思雅道:“那她怎么不走?”
“娘娘交待过了,姜小姐先陪着小姐玩儿,回头带着小姐去用膳。”
皇后交待过让姜思雅陪着这个小女孩玩儿?
“她是哪个府上的小姐?”
张文娴突然间觉得有点失算了。
这小丫头怎么会这么重要,莫不是……
“回张小姐,这是怀远将军府夏府夏大小姐。”
什么夏大小姐,不就是肖春玉带的拖油瓶吗?
这么看重了?
不好,坏事了,她忘记了祖父的交待:进宫时若是看到了盼盼,一定要对她好,她可能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她可能会决定一个人一辈子的命运。
所以,这就是那个叫盼盼的小丫头?
“她怎么会在宫里?”
“盼盼小姐进宫是不需要递牌子的,想来就来。”
宫女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张文娴:就这样的脑子,怎么配进东宫的?
所以,被淘汰下去都是有原因的。
张文娴看了一眼盼盼和姜思雅的方向,咬碎了一口银牙。
这边,姜思雅和盼盼边看边聊,御花园中的花花草草她们都能说到药的功效。
说到激动时,盼盼还动手拔草拔花,搞得一团乱麻。
这要是换了一个人,谁敢在御花园中拔草拔花啊,不要命了还差不多。
“盼盼,这样拔不好吧?”
见盼盼又动手了,姜思雅连忙阻止:“毕竟这里是御花园,这里的花花草草都有园丁打理的。”
“无妨。”身后伺候的宫女道:“盼盼小姐拔草拔花总是她的理由,皇上和皇后都交待过,她要拔什么都是可以的,只是小姐别动手,动口吩咐奴婢拔就行了。”
“芳姑姑,我要那几朵花,最红最红的。”
“好,奴婢这就去给小姐摘。”
于是,姜思雅就看到了小姑娘指挥宫女祸害御花园。
所有的宫女看在眼里脸上都很淡定。
这……
姜思雅重新在心里掂量了一下盼盼在宫中的地位。
“时辰不早了,我该回府了。”姜思雅想了想:“盼盼,以后也欢迎你来我们姜府玩儿”
“可以啊。”盼盼道:“姐姐,你陪我吃一顿饭啊,要不然我一个人好孤单。”
陪玩陪聊还要陪吃,姜思雅也没辙了,只好跟着她一起去用膳。
盼盼人小,待遇却丝毫没有怠慢。
伺候的客女们都很恭谨。
看她熟悉的程度就知道她是这宫里的常客。
“盼盼每次进宫都是自己一个人用膳吗”
后宫人很多,但是后宫的人也很孤单。
“不是,有时候是皇后娘娘陪着,有时候是大哥哥陪,有时候是皇上陪着,今天一个都不陪盼盼,他们肯定都有事儿,盼盼很懂事,不能哭不能闹,要乖乖吃饭。”盼盼自顾自的吃了起来:“不过,盼盼也不孤单,有姐姐陪着。”
姜思雅还能说什么?
皇宫中身份最尊贵的四人都有三个陪她用膳了。
“嗯,姐姐,以后你进宫了也可以常常陪盼盼用膳。”
“盼盼,姐姐怎么可能在宫中常常陪你啊?”
听到盼盼这话姜思雅的心漏露了半拍。
“可以的啊,盼盼让皇后娘娘召你来就来了。”
姜思雅……是我多想了。
用完膳,盼盼说要午休了,然后让姜思雅回府了。
姜思雅早就想回府了!
今天所见所闻真是超乎她的想象,她脑子有点不够用,得回去找祖父。
“盼盼?你在宫中见到她了?”
姜太师听见孙女的话也是很震惊。
“是,孙女和张小姐在御花园中正等着皇后的召见,就见一个小姑娘跑来,然后就摔倒在我们的面前。”
“然后你就上前去扶她,关心她了?”
“正是。”
“然后她就带你去洗手?”
“是孙女带她去洗手……”也不对,确实是盼盼带自己去洗手的,因为自己要走的方向和她要走的方向不一样。
所以,这是……
“看来,盼盼对皇后和太子的影响不小。”
姜思雅好像也明白了一点点。
难不成,人选都由盼盼来决定?
“小雅啊,以后遇上这小女孩,你就将她当祖宗一样供着。”
姜思雅错愕不已。
“你记住祖父的话就行了,一定要耐心一点,好好对待这孩子。”姜太师摸着胡子点了点头:“以后,我们姜府的人对夏府的都客气着些,还有,此事一定要低调,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掉以轻心。”
“是。”
姜家人心里都明白,姜府好事将近了。
“老太爷,那选秀之事?”
“正常选秀。”
正常选秀,思雅会被留牌,这是肯定的事了。
太子妃人选十有八九已经由盼盼选定了。
姜太师猜测得没错。
后宫,坤宁宫里,皇上陪着皇后和太子品茶。
“盼盼选的是姜家女?”
“是,皇上,两位小姐都在御花园里,盼盼跑过去时摔了一跤,是姜小姐上前扶了盼盼起来,盼盼就带了她进殿洗手。”
“这个小家伙,脑子可好使了。”皇上呵呵笑了:“朕也看好姜家女,太师府上家规甚好,府中对孩子的培养也不错。澈儿呀……”
“父皇,儿臣在。”
“娶妻娶贤,太子妃人选更不能随意。虽然姜家女没有张家女的颜色好,但是,姜家女担得起当家主母的名声,未来也必然能成为你的贤内助。”
“儿臣听父皇的安排。”
“那张家女你若是觉得好可以赐个侧妃。”
“父皇,儿臣身子骨弱,娶一个太子妃足矣,不好再耽搁别人家的千金了。”
这倒也是,儿子身子弱,是真不能塞太多的女人给他,怕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