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在皇帝口中听到过,暗卫在辽东推行一个极为庞大的计划,但计划具体内容,他们一点都不知道。
“呵呵,我当什么呢!黄台吉这些政令和其那个老贼爹风格相似!”
孙承宗看完信纸上的内容后,忍不住发出讥讽之言。
他在辽东坐镇多年,对努尔哈赤很熟悉,而现在黄台吉的手段明显受到努尔哈赤不小的影响。
“哦?孙爱卿此话怎讲?”
“陛下,努尔哈赤此人善于打个棒子给个甜枣,同时还喜欢用怀柔政策笼络人心;
黄台吉对八旗的削权,短期内来看没问题,但长期来看,一定会引起八旗核心贵族的不满;
还有对汉民的围剿和对朝鲜的妥协,很明显是一手压辽东汉民,一手笼朝鲜人心,这种怀柔政策只会让民间的反抗之心更甚!
若是老臣所料不错的话,接下来贼酋搞议和的把戏一是为试探朝廷态度,二是想争取喘息之机。”
袁可立看着皇帝疑惑的神情,解释道:“陛下,在万历三十六年时,努尔哈赤刚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名义上仍为我朝建州卫都督佥事,努尔哈赤为试探朝廷的态度,就连发数道议和信函,请求朝贡,以获得经济利益,属于政治策略;
万历四十七年时,萨尔浒之战,我军大败,建奴占据辽东主动权,努尔哈赤曾通过朝鲜向我朝传递信息,间接表达对边境贸易的需求(如互市、划定边界),且隐晦的提出议和;
当时的内阁首辅方从哲判断这是建奴以胜利者姿态要求我朝承认其对辽东的控制,
当时的次辅吴道南阁老性子刚直,一直视建奴为叛乱势力,拒绝任何平等谈判,对建奴的态度极为强硬;
还有后来的辽沈之战,宁远之战前夕,努尔哈赤都曾发来议和书信,归根结底不过是对朝廷的试探罢了。”
朱由检听到两位老臣的话后,问道:“怎么?建奴还敢派使者来吗?”
“陛下,老臣估计他们大概率会用老办法,从朝鲜传信。”
孙承宗念叨一句。
朱由检斟酌片刻后心中生出一个恶心黄台吉的办法,他看向几位老臣道:“若是建奴发来议和信,直接答应他们。”
“额?陛下,这···”
几个老臣满脸错愕的看着皇帝。
“嗯,你们没听错,朕说若是建奴发来议和书信,答应他们,不过要黄台吉送来人质!
至于人质的人选方面,你们可以研究一下,专门挑投降建奴的汉奸或者他们的直系子侄。”
几个老臣听了皇帝的话,顿时明白过来。
“嘿嘿,陛下这心思就是转的快,这一手议和人质,绝对会把那些投降的汉奸搞的人心惶惶。”
几人正说着,李若涟满脸凝重的出现。
“陛下,南洋出现重大变化!”
“说!”
“陛下,自从俞咨皋,谢隆仪两位将军在锡兰海域大败荷兰海军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三国组成联合的舰队援军抵达,因敌军战船数量庞大,俞将军和谢将军发来紧急求援军报。”
“数量庞大?”朱由检皱眉呢喃道:“三国来了多少战船?”
“回陛下,根据南洋暗卫和锦衣卫的联合探查,敌联合舰队有战船近千艘,而且全都是用于海战的大型盖伦战船和小型盖伦战船。”
“千艘?这三国看来是要和我朝来一场决战了!”
孙承宗语气有些凝重的说着。
“陛下,是否调集国内所有海军对敌?”
朱由检听到这个消息后,眼眸眯起,一股杀意已经从心中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