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少年游(2 / 2)

白杨:“……那有没有可能是鸵鸟不是鸡啊?你也别光研究海洋生物,也看看陆地的。”

大王:……

“说回报纸,鸵鸟我们那也有,回头送你几只。这报纸办好了,带民间节奏可太方便了,只一样,这报纸得和你一条心,所以你得自己办。”

大王拿出小本本,开始认真听讲。

“比如这次谢渊批评朝廷平叛不力,大肆民间抓人充军的行为,你就可以头版头条刊登上去!”

大王灵魂发问:“……真有人花钱看告示或者讨伐檄文?”

“谢渊谁啊,你们大晋顶流文化大佬,学术界领军人物,这个人你都划拉碗里了可得用好,他的追随者肯定会买啊!你不搞学问不懂,他肯定是学术圈偶像啊!人家粉丝会买单,平时普通人哪有机会看谢渊大作啊!

这报纸你完全可以用谢渊打开知名度,先让他扛大旗,在上面先刊登几篇他的文章,这样天下读书人肯定都想看看名师大作,那他们就会买报纸。

你想啊,有多少人这辈子根本够不到庆阳学宫,要是能花三五文就看到顶级名师之作,你买不买?”

大王默默摇头,“不买。”谢渊会给他改文章,这个就够看了,还另花钱买着看?

白杨:“哈?”

大王:“……忘了,代入学子是吧,那买吧!”

白杨:……

“……再说回报纸时事评论,也可以同时多刊登几篇对一个事情的评论,总会有一个踩在读者的心坎上。你可以接受民间投稿,写的好你就刊登出来。”

大王想了一下文章需要的字,一篇就印一回,“……那就不能像千字文什么的搞雕版印刷了,这得活字印刷了,这一天发一张报纸,来得及?”听起来是个大工程啊,瞧着得不少人?

“可以一周七天发一份,有大事加紧急那种?”

大王赚钱大计忽然缩水,基数从365极速降为54了……

而且,“听起来受众面很小,刊登这种东西离开北境不好卖,朝廷会干预,百里瑾再傻也知道阻拦。”

“所以,你要把这报纸办好,让南边偷偷摸摸也要买。一份报纸可以有很多板块,有些东西你可以灵活、隐晦一点表达你的观点,懂不?

报纸想赚钱也容易,不但有政治,还有经济、文化板块,甚至广告。广告你知道吧?谢渊亲选铅笔,你挂在街上只幽州百姓看见了,你要是发报纸上,可以随着这张薄薄的纸传遍大江南北。

你甚至可以在上面连载话本,连载就是一个故事分一年发,他们想知道接下来的剧情,就得一直买。

总之一句话,你得把这报纸利用到极致,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在那几页纸上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这样你这报纸才能做大做强。”

大王眼睛亮晶晶,他已经听出了门道。

这报纸是得握在手中,但,“这个报纸的负责人,一般人恐怕不行。”

白杨知道大王已经懂了报纸的重要性,大王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又是个天生嗅觉灵敏的统治者。

“不急,等我给你搞两本新闻学康康。”

大王觉得军师说的有道理,当即掏出块石砚以资鼓励。他白哥一直给大财主送到大门口,让他明天就来拿资料和报纸样品。

大王很快看到了成品报纸,xx日报、xx晚报、xx新闻周刊。

说干就干,转天一个新衙门成立了,北境报社。

就是这个负责人,他还没找着。

按大王的想法要能撑起总编辑这位置,能把握准报纸的方向脉络,怎么也得是个大佬了。谢渊别想了,他没有分身术。

太傅嘛,也有兼职要干,再加就不礼貌了。

这负责人还需要时间物色,大王先选了址,调印刷作坊的人过去负责活字印刷,让造纸作坊开始制作报纸样纸。

按他白哥画的大饼,报纸卖到南方成为爆款,三万五万不是梦。

那他们报社就能养活很多印刷和造纸的工人,都是北境就业率啊!

暂时没人不要紧,大王亲自主持第一份建刊报纸,研究了各种日报,再结合实际,他把谢渊那篇骂朝廷强征百姓充军的文章定为主版内容。

剩下的内容,他又去太傅那里转了转,给

“你,写匈奴使者即将来北境交付赔款;你,写乌孙、龟兹等西域朝贡队伍即将在月末抵达北境。别写太夸张了,简洁明了叙事清楚就行,不要堆那种没用的华丽词藻,我怕百姓看不懂。你听懂了吗?”

两个小吏老老实实领命,这个品阶见到大王机会不多,手都有点抖了。

正在时刻关注大王的太傅听懵了,“等等!殿下,西域什么时候答应朝贡了?”朝贡?可好几百年没听说了。

大王摆手,这事他早都想好了。

“不重要,西域答不答应不重要。

因为他们这次要是不答应给我,本王可以自己去要。

他们要是态度不好,本王赊粮食也要打到乌孙你信吗?”大王从文家兄弟那得到了点小灵感,手里握着枭骑这种杀器他还会穷,这就很不合理。

他没有邻居有,也行。

对自己人不好下手,西域、匈奴、鲜卑他就很好意思。

没有银子有没有银子的打法,等雪骑练好了,他就带枭骑和雪骑闪击西域行不行?

西域五十国,乌孙不是尽头,再西还有个强大的贵霜帝国,更不用说更远的大陆,每一片土地都可能养出强大的敌人。大王可不像他爹一样天真,一生都活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认为这天下大晋第一。

反正按白泽的意思,他老老实实给自己养肥肥,也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弱敌也是个好办法不是吗?

北境人少穷苦养不起他,这都不要紧,大王打算让外面的敌人也都出钱养他。

太傅哪知道大王目光前瞻有多远,这货还语重心长对太傅道:“北境养本王有点吃力,比如,本王想要六匹一样的白龙马拉车。可按照去年的财政结余,本王、加上大臣们和军队全都不吃不喝,攒六匹得三十多年。那时候本王都老了,可能不喜欢白龙马了,太傅懂吗?”

太傅:……那马会飞啊那么贵!?

“臣惭愧。”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大王现在想要,最好马上得到。

大王大模大样叹气,给太傅好顿惊艳。

好诗啊!

没等他详细问问,就听大王道:“所以本王打算找西域五十国和匈奴、鲜卑一起养。”

太傅简直不知该摆个什么表情,有欣慰又有很多哭笑不得。

“殿下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夸就完了,孩子太上进了。

大王背个手,装深沉有瘾,感叹个没完,“历史真的很重要,读史明智啊,能看出来的东西太多了。等本王干出点成绩,绝对要派人好好修史。”主要现在没啥写的,他爹也干的不咋地。

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