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太后身份尊贵,若葬于普宁寺,实在与礼不合,恐遭天下人非议。”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此起彼伏的声音都围绕着太后的安置之事。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神色激动。
乾隆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神情逐渐变得冷峻。
待众人的声音稍歇,他微微皱眉,目光如炬,缓缓开口,“朕已言明,太后生前遗愿就是葬在普宁寺。
怎么?你们是想违抗太后的懿旨,叫她死也不得安宁吗?”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安静了许多,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不敢再言语。
然而,仍有几位御史坚持己见。
其中一位年轻的御史向前一步,挺直了腰杆,朗声道:“皇上,臣以为此事关乎皇家礼制,不可草率决定。
即便太后有此遗愿,也应从长计议。”
其他几位御史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朝堂上的争论再度激烈起来,气氛愈发紧张。
乾隆的脸色愈发阴沉。
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傅恒,微微使了个眼色。
傅恒心领神会,立刻出列,神色庄重,声音洪亮,“诸位大人!皇上归京之时,曾特意前往普宁寺见过太后。
皇上既然已经说了,这是太后遗愿。
怎么?难道诸位大臣是要逼着皇上不行不孝之举吗?”
傅恒的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众人的心间。
众人听闻,皆是一愣,随即纷纷露出犹豫之色。
毕竟在这以孝治天下的时代,若真被冠以逼迫皇上不孝的罪名,那可是大逆不道。
一时间,朝堂上再无一人敢出声劝谏。
乾隆见状,微微颔首,沉声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太后的身后事,一切从简,葬在普宁寺,由礼部操办。”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带着帝王的决断与威严。
大臣们虽心中仍有异议,但见皇上心意已决,也只能纷纷跪地领旨,“遵旨!”
这场关于太后身后事的朝堂争论,最终以乾隆的旨意落下帷幕。
太和殿中,大臣们陆续上奏着一些政务,话语声在殿内回荡。
乾隆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平静地听着,时不时微微点头示意,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的沉稳与威严。
与此同时,远在南阳的萧府内,日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
晴儿坐在庭院的石凳上,身姿优雅,手中捧着一本诗集,正轻声给萧慕擎念着。
小家伙坐在一旁,眼睛睁得圆溜溜的,像两颗黑宝石,奶声奶气地跟着晴儿重复诗句,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晴儿念完一段,轻轻放下诗集,嘴角噙着温柔笑意,轻声问道:“慕擎,明白什么意思吗?”
萧慕擎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
他歪着头,嘴里重复着刚才的诗句,然后摇了摇小脑袋,脆生生地开口,“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