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点的知青们劳作完就开始奋笔疾书,与此同时,陆知衍也迎来了他军旅生涯中的又一个重要节点,那就是升职。
凭借着多年来在边疆卓越表现和突出贡献,他的名字出现在了新一批的晋升名单上。
然而这一次的升职,却伴随着一个选择。
驻地老军长亲自找他谈话,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继续留在边疆,凭借他目前的资历和功绩,可以破格提拔,军衔和职务都能上一个大台阶,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年纪,就能做到老军长现在的位置。
二是按照他之前,在他父亲尚未完全平反前,提交过的申请,调回北城,回到父母身边。
但这样一来,他的职位和军衔可能就没想象的那么好,甚至相当于原地踏步。
留在西北,意味着更广阔的仕途,回到北城则意味着家庭的团聚和对父母的照顾。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老军长把决定权交给了他自己。
晚上夫妻俩躺在床上,陆知衍把心里的纠结和盘托出:“老首长的意思是,如果留在西北,我这次至少能升一级,但如果回北城可能就只能平调,甚至暂时没有合适的实职安排,只能先占个级别。”
“澜澜,你觉得我回北城好还是留在这边?”
“你自己怎么想呢?”姜听澜安静地听着,又问了一遍丈夫的想法。
说起来陆知衍肯定是愿意回北城,因为总政文工团已经给媳妇儿抛橄榄枝了,他觉得澜澜的本事是可以站上更大的舞台的。
“回北城。”
“那咱们就回北城。”
陆知衍忽然倾身抱住自己媳妇儿:“澜澜,你给我点时间,我回了北城会更努力的。”
姜听澜没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才要问就听男人继续道:“我回去努力点升职,总之会让你和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在这边条件虽然艰苦,可津贴都挺高的,回了北城,津贴可能就维持现在。
现在高考都恢复,相信经济发展也会越来越迅速,他想未来能买到的东西会多很多,他不想妻子为了节约日子过得不顺畅。
在他的心里一直奉行着,别人有的他媳妇儿要有,别人没有的媳妇儿还要有。
姜听澜没想到陆知衍一直纠结的竟然是挣多少的问题,当下觉得有些好笑,难怪别人都说爱媳妇儿的人容易发达。
这能不发达吗?脑子里啥也不想,就想着怎么努力升职,挣更多的钱。
脑子里杂念少了,都用来干正事了,自然好运就光临了啊。
“我相信你!”姜听澜拍拍丈夫的肩膀,其实按照陆知衍这个年纪到现在的职位已经非常厉害了,而且书里还有一次他升职的关键点。
当然她最在意的还是前不久他说当年举报公婆的人已经有点眉目了,苦于他现在远在边疆,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回去之后干啥都便利多了。
当然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她从枕头下摸出一封信,在陆知衍跟前晃了晃:“当当当,你看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