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重金相赠夜色深(2 / 2)

殿内一片寂静,群臣低头不语。就在这时,柳荀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年迈体衰,才疏学浅,难当大任,唯愿尽绵薄之力,为国分忧。臣已变卖部分家产,略有进项,愿献于国库。\"

他的声音虽然平稳,但熟悉他的人都能听出其中的疲惫。这番话,既是对皇帝的表态,也是在向朝臣们释放信号——柳家已经筹到了钱。

太子苏鸣闻言,立即上前一步,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焦急:\"父皇,柳太尉年事已高,为国操劳,理应颐养天年,岂可再让其破费?儿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话音刚落,苏霄也随即上前,脸上带着恳切的神情:\"父皇,儿臣虽不才,亦愿为国尽力。柳太尉乃国之栋梁,若能助太尉一臂之力,实乃儿臣之幸。\"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仿佛真是出于对柳太尉的敬重。然而只有柳荀能感受到这话中的分量——这是在向朝野宣告,柳家的\"进项\"从何而来。

殿内气氛顿时微妙起来。文武百官纷纷交换眼色,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面露惊讶。二皇子此举,不仅是在帮柳家解围,更是在向太子示威。

深夜,皇宫后宫。慧妃寝宫的灯火依然明亮。宫殿内布置奢华而典雅,檀木家具上雕刻着精美的纹路,香炉中燃着淡淡的安神香,氤氲的香气在空气中缓缓飘散。

慧妃斜倚在镶金软榻上,一袭月白色锦缎长裙衬托出她端庄优雅的气质。她保养得宜的脸上带着一丝精明的审视,纤长的手指轻轻拨弄着腕上那只价值连城的翡翠镯子,目光若有所思。

苏霄今夜特意入宫探母,此时正站在一旁,神情略带得意,低声汇报着今日朝堂上的情形。宫女们早已被挥退到殿外,殿内只剩下母子二人。

\"霄儿,五百万两,好大的手笔。\"慧妃的声音柔和,却带着洞察一切的锐利,\"用母家给你的底子,去撬动柳荀这块顽石,胆子不小。这雪中送炭,送得倒是及时。\"

苏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神情越发自信:\"母妃,富贵险中求。如今正是柳家最虚弱、最需要援手的时候。这五百万两送去,柳荀就算再心向大哥,也得承我们这份天大的人情!日后,这便是我们安插在他身边的一根钉子,关键时刻,或许就能让他反戈一击!\"

慧妃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旋即又添了忧色。她放下手中的翡翠镯子,正色道:\"想法是好的。只是,动用如此巨款资助朝廷重臣,尤其还是太尉这等级别,你父皇那边必然会知晓。你须得想好应对之策,莫要因此事,反而被太子抓住了把柄,落下一个结交外臣、意图不轨的话柄。柳荀是老狐狸,收了钱,未必就会真心为你所用。\"

苏霄听罢,胸有成竹地笑了笑:\"母妃放心,孩儿并非指望他立刻倒戈。孩儿要的,就是这份'恩情'。只要柳家欠着我们,大哥那边就永远无法完全信任柳荀。至于父皇...\"他顿了顿,\"孩儿自有说辞,就说是感念太尉劳苦功高,不忍见其晚景凄凉罢了。父皇如今缺钱,有人替他分忧,他未必会深究。\"

烛光映照在母子二人脸上,照出了他们眼中相似的精明与算计。这对母子,一个是宫闱老手,一个看似懵懂,实则精明无比,此刻正在密谋着足以撼动朝局的大计。

殿外,夜色渐深,宫墙高耸,将这场密谈牢牢封锁在这一方天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