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女生小说 > 我何时可以回去 > 第154章 决策出兵吕宋

第154章 决策出兵吕宋(1 / 1)

在朱允炆和朱棣的双向压力之下,林墨的书房宛如一座压抑的牢笼,凝重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屋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扭曲的影子,好似众人此刻纷乱的心境。林墨双眉紧蹙,额头上刻满了忧虑的纹路,他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衣角随着急促的步伐微微摆动,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鞋底与木地板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步都似踏在众人的心尖。终于,他停下脚步,率先打破了寂静,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如今朝廷与朱棣,两方势力都对我们施压,妄图将台岛纳入掌控,让我们沦为他们手中随意摆弄的棋子。可我们怎能坐以待毙?必须即刻有所行动,寻得破局之法。”

陈风身姿挺拔,双手抱胸,腰间佩剑寒光闪烁,他神色坚毅,犹如一尊巍峨的战神。听闻林墨所言,毫不犹豫地开口:“大人,依我之见,咱们何须畏惧?凭咱们手中新研制的火器,还有那训练有素、战力强劲的水师,直接与他们摊牌又何妨?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他一边说着,一边握紧了拳头,手臂上的肌肉高高隆起,彰显着他的斗志与决心。

李明则站在一旁,身形略显单薄,一袭青衫更衬出他的儒雅气质。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轻轻摇了摇头:“陈将军,此计不妥。朝廷与朱棣拥兵自重,兵力远超我们数倍。若真全面开战,即便凭借新火器,我们或有胜算,但自身损失也必定惨重。况且,一旦陷入持久战,军需物资的消耗、人员的伤亡,都会对我们台岛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让我们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他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忧虑,似乎已经看到了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

林墨微微点头,神色凝重,深邃的眼眸中仿佛藏着无尽的思量,将当下复杂的局势洞察得清清楚楚:“李主管所言极是。当下局势诡谲,我们切不可被一时的激愤冲昏头脑,莽撞地与他们正面冲突。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长叹了一口气,又继续说道,“这些时日,我日夜辗转反侧,苦思冥想,一心探寻一个万全之策,既能向他们彰显我们的实力,又可巧妙避开正面交锋,保存我方实力。”说罢,他再次缓缓踱步,书房内安静得只能听见他沉重的脚步声,每一步都似踏在众人的心上,仿若在仔细丈量着台岛未来的命运走向。

恰在此时,林墨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书案上那封蓝玉从吕宋寄来的信件。刹那间,他脑海中灵光一闪,仿若漆黑夜幕中陡然划过一道耀眼的闪电,将混沌照亮。他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然:“诸位,我有个想法。我们出兵吕宋!”此言一出,仿若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无波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惊涛骇浪。

众人听后,皆是一愣,一时间面面相觑,屋内陷入了短暂的死寂。陈风满脸疑惑,下意识地挠了挠头,率先打破沉默,开口问道:“大人,为何要出兵吕宋?您看当下这局势,朝廷虎视眈眈,朱棣的威胁也如芒在背,我们难道不该集中全部精力,应对这迫在眉睫的危机吗?”他眉头紧紧皱起,额头上都挤出了几道深深的纹路,眼中满是困惑不解,显然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感到十分意外。

林墨大步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巨大地图前,伸出手指,重重地落在吕宋的位置:“出兵吕宋,乍看之下,似乎与当下局势关联不大,实则意义非凡。蓝玉在吕宋的地位举足轻重,已然成为当地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初到吕宋时,凭借过人的胆识,迅速组建了一支武装力量,这支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猛,多次帮当地部落击退外敌侵扰,在民间威望极高。如今,当地诸多部落对他心悦诚服,但凡蓝玉一声令下,各部落皆愿出兵相助。”

林墨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在商业领域,蓝玉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头脑。他洞察吕宋的市场需求,积极开展贸易活动,如今已掌控了吕宋大半的香料、丝绸贸易。吕宋的富商们,无论是在城中开店的坐贾,还是往来各地的行商,都得仰仗蓝玉的商路与资源。他在吕宋的富人圈里,说话极具分量,任何商业决策,若没有蓝玉点头,都难以顺利推行。”

“我们此时出兵支援,不仅能助力蓝玉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将我们在吕宋的影响力拓展至每一处角落,还能整合当地资源,打造一个稳固的海外基地。”林墨目光坚定,神色严肃,“更为关键的是,这是向朝廷和朱棣宣告,我们台岛绝非任人宰割之辈,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我们的实力不容小觑。我们不是他们棋盘上任人摆布的棋子,而是能在这乱世之中,独立自主做出决策的一方强大势力。”他的声音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穿透墙壁的力量,在屋内久久回荡。

李明听闻林墨所言,眼睛陡然一亮,脸上瞬间浮现出钦佩至极的神色,抱拳说道:“大人高见!诚如大人所言,此番出兵,不仅能拓展我台岛势力范围,还能在实战中检验新火器的实际效果。通过实战积累宝贵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军作战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他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中闪烁着兴奋难抑的光芒,思绪仿佛已然飘远,似乎已经看到了台岛军队身着鲜亮铠甲,手持新火器,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勇拼杀、英勇无敌的飒爽英姿。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对林墨这一极具远见的决策表示由衷赞同。刹那间,屋内的气氛仿若拨云见日,从先前那压抑沉闷的氛围,迅速转变为振奋激昂,每个人的眼神中都熊熊燃烧着昂扬斗志,仿佛浑身都充满了使不完的劲儿。

于是,林墨雷厉风行,一刻也不耽搁,即刻着手筹备出兵吕宋的各项繁杂事宜。他快步找到陈风,目光坚定如炬,神色严肃地命令道:“陈将军,军情紧急,你即刻着手挑选精锐士兵,务必做到百里挑一,组成一支战无不胜的远征军。这些士兵可都是我台岛军队中的翘楚,将代表台岛的最强战力,此番出征,他们肩负着开疆拓土、扬我国威的重大使命,切不可有丝毫懈怠。”陈风闻言,神情肃穆,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领命,随后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心中已然飞速盘算着挑选士兵的各项标准和详尽计划,每一个细节都在他脑海中反复斟酌。

林墨又马不停蹄地找到百科学院的负责人,一脸郑重地嘱托道:“此次出征意义非凡,你务必安排得力的科研人员跟随军队一同出征。新火器虽已成功研制,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实战中极有可能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你们的科研人员要在战场上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对新火器进行调试和改进,务必确保这些火器能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威力,为我军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科研人员们听后,纷纷神情凝重地点头,眼神中透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心里都清楚,此次任务干系重大,不仅关乎战场上的胜负,更关系到新火器未来的发展走向。

在筹备过程中,林墨亲自前往造船厂,想要查看战船的准备情况。港口内,一艘艘崭新的战船整齐停靠,船身漆成了深邃的蓝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船上装备着新型火炮和火枪,炮口黑洞洞地指向天空,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台岛的军威。林墨登上一艘战船,脚步沉稳,神色专注地检查火炮的安装和调试情况。他伸手轻轻抚摸着火炮冰冷的炮身,对负责的工匠说道:“这些火炮是我们此次出征的关键依仗,关系到成败,你们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工匠们挺直腰杆,恭敬地回答:“大人放心,我们日夜赶工,已经反复调试过多次,火炮的性能绝对可靠,定不会辜负大人的期望。”

林墨又来到士兵的训练场地,烈日高悬,滚烫的阳光洒在训练场上,地面被烤得滚烫。士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新型火枪,正进行着紧张的射击训练。他们身姿挺拔,动作熟练,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枪响,远处的靶标纷纷被击中。林墨站在一旁,看着士兵们的训练,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继续保持。此次出征吕宋,我们要让天下人都见识到我们台岛军队的赫赫军威,展现出我们的实力与勇气。”士兵们听闻,士气大振,呐喊声和射击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训练场上空。

随着出征日期的日益临近,台岛上下都陷入了紧张忙碌的氛围。造船厂内,工匠们日夜赶工,对战船进行最后的检查和修缮;军械库中,工人忙着搬运和整理武器弹药;军营里,士兵们加紧训练,提升战斗技能。林墨穿梭在各个场所,亲自监督筹备工作的进展,他深知,这次出兵吕宋,将是台岛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必须全力以赴,为台岛在这乱世中赢得更多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让台岛的旗帜在风浪中高高飘扬,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