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 > 女生小说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431章 曹子修另类教弟,植与冲洗涤之变

第431章 曹子修另类教弟,植与冲洗涤之变(1 / 2)

派系林立,内耗不休,这对于一方势力而言,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即便强如袁绍,尚无法避免这种现象,换其他诸侯也一样摆脱不了。

当今天下割据一方的诸侯势力锐减,能称之为最强的,一个是曹操,一个是袁绍,对雄踞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曹氏而言,其实内部也有派系林立的事实,位处核心圈层的谯沛武将集团,汝颍谋士群体,这是毫无争议的存在,而在这两大派系之中,随着曹操的实力不断增扩,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变得是愈发超然了,隐隐已有从两派剥离出来的趋势。

与此同时追随在曹操麾下的文武,能笼统的分为豫州系、兖州派、徐州派,关中派、关西派、降服派等,之所以用笼统来区分,是因为他们出身不一,投效不一,地位不一,故而在今下啊,有不少需要用能力,用表现,来增加在曹操心中的份量。

这还不算完呢。

在曹操之外,还有在曹昂麾下驱使的文武,除了少数追随曹操的元从派文武外,还有南阳派,荆北派,江淮派,降服派等文武,他们固然出身不一,投效不一,处境不一,可随着曹昂这一路的崛起啊,这批文武在一次次对外下,以各自的方式来证明了自己,继而得到曹昂的重用与举荐。

今下的曹氏复杂就复杂在这里。

固然说一笔写不出两个曹,但要是在整个曹氏之上,没有汉室这大旗在,就依着今下曹氏拥有的一切,内部的一些争斗与博弈势必出现了。

汉天子及汉室老臣,还有汉室宗亲,固然说在许都一带,给曹操带来一些麻烦与烦恼,但也恰恰是他们的存在,使得曹氏内部尚未出现内耗的迹象。

在整个曹氏的大背景下,一批文武聚在丞相府门下,一批文武聚在征东将军府门下,他们都已知晓彼此了,在外部压力仍大的趋势下,他们彼此间是不敢松懈的,不然无法确保在曹氏的地位,那今后还怎么参与其中啊?

曹昂为何想帮曹操提前谋取丞相之位,曹操为何明知此事却装作不知,这父子俩其实都看到了一些趋势。

丞相是否能复立,曹操是否能得此位,这背后牵扯到的层面很多,可聚焦在曹氏这边,这是一次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的绝佳契机,所以是早一些要比晚一些要强太多了。

曹操有他要面对的烦恼与压力。

在襄阳的曹昂同样有。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强敌袁氏真被干掉后,这种压力会愈发明显,此前存有派系却没有内耗的曹氏,在今后可就不一定了。

当一对二,变成一对一,一些矛盾与冲突就不可避免,等到了那个时候,曹昂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谁又能确保今下不存在的夺嫡,等到所处境遇不同了,内部出现些状况时,就一定不会存在呢?

曹铄、曹彰、曹植、曹冲他们是离开许都到曹昂麾下来历练了,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也都在曹昂麾下历练,可曹丕没有跟着来啊,曹操还有别的儿子,谁又能确保没有人不会选择烧冷灶呢?

这世上没有绝对之事。

所以对于曹昂而言,他是要慢曹操一步,但绝不能慢太多,等曹操打败了袁绍,倾覆掉汝南袁氏后,曹操的声威会提高到一全新高度,曹昂需要做什么,在曹操解决袁氏后,他要解决掉富春孙氏,把江东给纳归曹氏麾下。

但也恰恰是这样,曹昂回到曹操身边,也就进入了倒计时,但有些事儿,曹昂必须要先做好准备才行。

如后续拿下交州,攻略关中,征伐蜀地,甚至在此基础上,还要给曹氏开疆扩土,如恢复西域都护府,实控南中地区等等,即便曹昂不亲自参与其中,但是打上曹昂烙印的武将,必须要参与其中才行。

只有处在这样的境遇下,曹昂才能像曹操一样,都处在一个较为超然的地位,而那个时候曹昂需要面对的,就是来自于曹操更深次的考验了。

一方割据势力的继承者,与问鼎天下的继承者,这完全是两个维度的事情,不仅曹操需要转变思想与做出改变,曹昂同样是需要的。

思维都不能达到同一层次,即便曾经父子间关系在亲密无间,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是会慢慢改变的。

这就需要曹昂做另一件事了,在他的身边啊,必须构建起一条稳固的防线,而且这个防线啊,最好是以他的弟弟们为核心,以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次之,这样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就无需曹昂亲自下场来直面了。

自有弟弟来维护他的威仪。

如此就需要从此时此刻做一件事,叫待在他身边的弟弟,还有三族子弟,思维上,眼界上能与曹昂保持在一层次上才行。

“大兄,我跟冲弟自来襄阳后,不是在凤雏学院进修,就是在府上待着,这不是跟在许都是一样的?”

“大兄,您从许都回来后就一直在忙,难道在襄阳待着,我跟五兄就一直要这样吗?”

行驶的车驾里,曹植、曹冲围在曹昂左右,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显然南下来襄阳的经历,跟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按着曹植、曹冲向往的,在襄阳应该是很好玩,很刺激的,而不是跟在许都一样,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在曹操的诸子中,曹植、曹冲这对异母兄弟,是早慧的,这也使得他俩颇受曹操喜爱的,当然这并不代表曹操不喜爱其他子嗣。

曹昂就不必提了,那是嫡长子,肯定不一样。

曹铄跟曹彰呢,对于兵事都很有天赋,个人勇武也有天赋,曹操对这对异母兄弟也是很青睐的。

特别是曹彰,黄须儿的称呼,曹操是逢人就说。

曹丕的沉稳,曹操也很喜爱,也是在一些场合下夸赞过的。

让曹操骄傲的事儿不多,这其中有一项骄傲的,就是他这些儿子,没有一个是蠢笨的,这对曹操,对曹氏是好事啊。

“怎么?觉得在襄阳待着,还不如在许都有趣?”看着曹植、曹冲,曹昂笑着伸手轻抚二人脑袋,“是不是觉得跟心里想的不太一样?”

“还好吧。”

“有一点。”

曹植、曹冲的回答,从某种程度上,就反应出他们各自的脾气秉性。

听着二人所讲,曹昂脸上保持笑意,可心里却生出唏嘘,相较于曹植,在曹昂看来,曹冲的潜力,无疑是更高一些。

曹植的性格,注定其在掌权这条路上,成就肯定是不如他的文采的。

但是曹冲就不一样了,三岁看老,这话有些时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也是这样,曹昂就在想一件事,因为他的出现,如果曹冲没有早夭的话,经过他的影响与调教,那今后是否能在曹氏问鼎天下后,等到他坐上那尊宝座,成为他引以为傲的王大臣呢?

要是此事能促成的话,曹氏的统治根基将无比浑厚,浑厚到曹昂都无法想象的一个地步。

“有这想法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