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看着夏侯兰。
“嗯。”
夏侯兰重重点头。
“既如此,那子和便去吧。”
赵云沉默许久,轻叹一声道:“云不能为一己之利,让子和随云一起,这些钱,你拿上,路上能用得上。”
说着,赵云将所带钱财,递到了夏侯兰跟前。
这一路南下,免不得遇到打家劫舍的,而这些人皆成了赵云的枪下亡魂。
“还有,此物你也带上。”
不等夏侯兰说话,赵云掏出一物,“相信你到了东郡,会有用到的时候。”
“子龙。”
夏侯兰露出复杂之色。
“拿上吧。”
赵云走上前,将这些都塞到夏侯兰手中,随即抬手抱拳道:“珍重。”
言罢,不等夏侯兰说话,赵云便牵着马离去。
很快就消失到人群之中。
而站着的夏侯兰,看着赵云消失的方向,很快就恢复过来,在将手中之物揣进怀里后,夏侯兰牵马便朝南城赶去……
人的选择是要大于努力的,尤其是处在动荡之下,有时不经意间的一个选择,就可能影响一生。
赵云与夏侯兰的选择,其实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的缩影,人活于世,总是要追求些什么的,正如赵云,他追求的是一诺千金,如果没有此前与刘备的接触,或许在来邺城前,面对曹昂的几次招揽,赵云会被曹昂的诚意所染,毕竟那时候的曹昂已拿下荆州,相隔千里之远,还能做出此等举止,这不是寻常人能办到的。
当然,有一个人要比曹昂厉害的多,那就是颠沛了千里之远,从广陵,到青州,到冀州……或许刘备都未曾想过,他这半生兜兜转转,居然又回到了他熟悉的河北之地,只是这一切都不是他所想要的。
“明公,今下邺城之势,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却暗潮汹涌!”
邺城某处宅邸。
正堂内。
简雍表情严肃,看向一言不发的刘备,“且不提河北各地形势怎样,单单是袁谭、袁尚之争,就不难看出袁绍的态度怎样。”
“可尽管是这样,但在袁绍麾下文武之中,固然有很多是看好袁尚的,但他们的目的根本就……”
“唉。”
不等简雍将话讲完,刘备轻叹一声,打断了简雍所讲。
这一叹,不止是简雍看向刘备,就连孙乾、糜竺等人也都如此。
其实简雍是何意,不止是刘备听出来了,在场之人谁都听出来了,情况是这样一种情况,但选择岂能轻易而下啊。
说句不好听的话,今下刘备能在邺城一带,依旧能确保自身麾下仅有的兵马不散,这全仰仗袁氏。
关键是这个仰仗,还是袁谭给争取的。
对于袁谭的想法,刘备如何能不知晓呢?
毕竟青州丢掉了,灰溜溜的跑回邺城,如果还不积极笼络身边人及外援的话,那袁谭在邺城的处境更艰难。
其实按刘备所想,他不想掺和进这些争斗,可惜处在局下,又岂是刘备说不想掺和,就不想掺和的?
“照今下形势来看,袁本初集结大军再度南下,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在道道注视下,刘备表情严肃道。
“只是如今曹贼之势已成,虽说冒天下之大不韪,领了那丞相之职,但这对其麾下却是不小的振奋。”
“依着备之见,想要匡扶汉室,为今之计,当避其锋芒,以积蓄力量,待到形势有所大变时,再……”
“报!!!”
但在此时,堂外却响起一道声响,这叫刘备眉头微蹙起来,按着他所想,今日要跟麾下讲明,看能否避开邺城之争,甚至是曹袁再战,唯有这样方能确保麾下不受损,而去处刘备也已想好,征伐黑山军!!!
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他定然会被袁绍当做先驱,刘备看的很透彻,之所以袁绍愿留他在邺城,这就是在为以后做谋划。
不管怎样,他是跟曹操交过手的。
如若不是这样,仅靠袁谭一人,想将其留在邺城,甚至是确保麾下供应所需,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刘备至今都清楚的记得,当袁绍兵败归邺后,见到袁谭时的反应是怎样的,那真是起了杀子之心啊!!
至关重要的青州,在袁谭手里丢掉了,这如何能不叫袁绍气恼。
甚至在袁绍的内心深处,将己部的大败,都归咎到青州之变上了。
这个锅,不管袁谭愿不愿意背,他都背定了!!
毕竟袁绍是无法接受失败的,关键还是败给了曹阿瞒!
“何事?”
在此等态势下,刘备皱眉询问。
“回明公,府外有一人来投,此人姓赵,名云,表字子龙,是自常山真定而来,说是来赴……”
“赵子龙?!”
不等那人把话讲完,刘备猛然起身,对此人,他印象太深了,当初尚在公孙瓒麾下时,他就对此人颇为看重,而此人呢,十分了得,奈何对出身看的很重的公孙瓒,根本就没有太在意赵云,这也使他起了收揽之心。
只可惜赵云在某些方面太固执了,如果不是其兄离世,赵云想赶回家去为兄守孝,只怕其是不会脱离公孙瓒的。
原以为赵云或已战死,却不想其尚在人间!
“快!快去请来!!”
在众人惊诧之际,刘备却已起身,“不,某亲自前去相迎!!”
这一幕,叫不少人露出诧异之色,他们还是很少见刘备如此的。
……
求五星好评,求打赏,求催更!!拜谢各位读者老爷了,让书的成绩更好些,增加曝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