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或许在短途冲刺的速度上,比不上那些名贵的汗血宝马,但它们拥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耐力与韧性!
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极低,无论是粗劣的草料还是略带咸味的水源,都能适应。
它们的心肺功能异常强大,能够支撑长时间、长距离的不间断奔跑。
这,正是千里奔袭所最需要的特质!
为了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
顾衍为麾下每一名骑士都配备了足足五匹这样的改良马。
三匹轮流换乘,确保持续的行进速度和马力储备。
骑士们换马的动作娴熟无比,几乎不需要完全停下。
只需稍稍放缓速度,一个唿哨,一个利落的翻身,便能在眨眼间换乘到另一匹体力充沛的马背上。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几乎不影响队伍的整体行进节奏。
这流畅的配合,显然是经过无数次严格训练的结果。
另外两匹马,则专门负责驮运物资给养。
作为先锋斥候,他们必须轻装简从,不可能携带大量辎重。
每个人携带的,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最低限度的生存必需品。
硬如石头的胡饼、肉干、马奶酒、少量的盐、以及必要的药品和备用箭矢。
这些物资被紧紧捆扎在驮马背上,用油布包裹,以防风雨侵蚀。
轻装,精兵,良马。
这三大要素的结合,赋予了顾衍这支三百人的斥候队伍超乎想象的机动能力。
“哒哒......哒哒......哒哒......”
马蹄踏过枯黄的草地,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声响。
三百多骑,近两千匹马,汇聚成一股奔腾的生命之流,在这片苍茫的草原上划开一道清晰的轨迹。
尽管四周的环境完全陌生,危机四伏,但这支队伍却展现出了惊人的行军效率。
太阳从东方升起,到缓缓西沉,一天的时间里,他们已经向西北方向推进了足足二百余汉里!
也就是将近九十公里的距离!
这个数字,若是在平坦的官道上,由一支轻骑兵部队达成,或许不算惊世骇俗。
但这里是地形复杂、方向难辨的茫茫草原!
而且,他们并非毫无顾忌地狂奔,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探查四周。
规避可能存在的游牧部落或敌对势力。
能达到如此速度,依靠的不仅仅是马匹的耐力,更是骑士们钢铁般的意志和丰富的草原生存经验。
每当队伍奔行大约五十里左右的距离,顾衍便会抬起手臂,做出一个简单的手势。
队伍后方,立刻会有三五名斥候脱离大队。
他们不会停留太久,而是迅速散开,凭借经验,寻找一处相对隐蔽、地势又稍稍高起、便于观察四周的小丘或者土坡。
他们会用随身携带的工具,挖掘一些简单的标记,或者堆砌几个不起眼的石堆,作为后来大军的路标。
同时,他们会留下一小部分仅够数日生存的干粮和水源,以及用于传递紧急讯息的狼烟、响箭等工具。
然后,这几名斥候便会留守在此处。
他们的任务极其重要,也极其危险。